時間 |
場次 |
主題/主持人 |
發表人 |
題目 |
08:30-
09:00 |
|
|
報到 |
09:00-
09:30 |
A |
開幕式:
來賓致詞 |
國立成功大學陳玉女副校長
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姚迪刚董事主席
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陳文松院長
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黃恩宇副主任
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嚴瑋泓代理主任 |
09:30-
10:30 |
A |
主題演講一
主持:陳家煌
國立成功大學
中國文學系教授 |
大木 康
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|
講題:
中國和日本的隱逸與文學 |
10:30-11:00 茶敘 |
11:00-
12:00 |
1A |
馬來西亞華文教育與社會文化
主持:黃聖松
國立成功大學
中國文學系教授 |
詹緣端
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主任 |
古典馬華文學的樣貌與內涵:
青雲亭碑銘與檔案的新解讀 |
吳小保
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|
民權與民族運動:
華研的誕生、定位與演變 |
賴俊嵐
彭亨林明民眾圖書館理事兼研究員 |
淺析民眾圖書館與成人教育班對於馬來亞華教與文化的影響 (線上發表) |
1B |
新聞傳播與媒介研究 主持:蔡林縉
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
|
莊迪澎
馬來西亞拉曼理工大學副教授 |
「華人梅鐸」的南柯一夢
――論中國擴張對張曉卿媒體版圖之影響 |
黃瀚輝
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助理教授 |
台馬電影合作的文化傳播下的互動交流之研究 |
黄國富
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|
在順從與抵抗之間: 文化冷戰下新聞專門知識訓練者的行動多重性
(1955-1969) |
12:00-13:20 午餐 |
13:20-
14:30 |
2A |
華人歷史、檔案
與社群的交織
主持:詹緣端
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主任 |
阮湧俰
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研究員 |
馬來西亞雪蘭莪華人甲必丹譜系考證——基於國家檔案文獻的研究 |
邵寶文
馬來西亞國立師範大學副教授 |
The Challenges and Adaptations of
Aging Cognition to New Elderly 衰老
认知对新老人的挑战与适应 |
張運華
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董事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|
近二十年馬來西亞華人研究的期刊文獻計量分析 |
徐威雄
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高級講師 |
從陳嘉庚與到林連玉——近代中國興商辦學思潮與南洋華社 |
2B |
身分認同與社會介入
主持:陳中和
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副院長
|
夏培根
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研究博士候選人 |
東南亞三江社群的文化認同、政治動態與跨域交互(1897-1977)
|
林蕙穎
峇央峇魯區國會議員辦公室研究員 |
淨選盟集會後的馬來西亞華裔:身分認同、社會運動與政治參與華語 |
蘇奕文
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博士生 |
邊緣中的共鳴:在中國崛起背景下馬來西亞華人親台情結的形成與延續 |
蘇秋陽
馬來亞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博士研究生
|
Tradition and Future: The Role of
Malaysia’s Chinese Elites in Life Sciences
傳統與未來:馬來西亞華人菁英在生命醫學領域的作用 |
14:30-14:40 休息 |
14:40-
15:50 |
3A |
語言、文化與國族認同
主持:吳益婷
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學術董事、馬來亞大學高級講師 |
徐榮崇
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|
馬來西亞華人性認知形塑之研究—
—矩陣雙因素交叉分析法 |
劉名峰
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 |
To be or not to be Chinese?: Identity
Construction and Its Change for the
Malaysian Students in Taiwan |
許德發
馬來西亞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中文學系副教授 |
中文之運用與馬華文化記憶的社會框架:論當代馬華文化再生產問題 |
林福炎
馬來西亞北方大學教授 |
Unraveling the nexus: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, cultural
values and happiness among Malaysian Chinese |
3B |
文學生產與敘事建構
主持:蔡玫姿
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
|
葉福炎
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|
「打字機」作爲馬華文學的隱喻與叙事策略:從《打字機迷情》與
《林語堂的打字機》談起 |
新沼雅代
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副教授 |
從〈馮蕉衣紀念特輯〉看郁達夫的編輯實踐與南洋社會的接納 |
林明發
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|
A Body Unhoused:
Religious Bureaucracy, Mixed-Race Chinese Womanhood, and the Politics of Naming in Ho Sok Fong’s Malaysian Narrative “Aminah” |
侯建州
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|
新加坡華語語系中的國家敘事辯證:新加坡「建國文學」與謝裕民
《建國》的歷史書寫與挑戰 |
15:50-16:10 茶敘 |
16:10-
17:20 |
4A |
華人說、寫、唱
的「在民間」
主持:李淑如
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|
杜忠全
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金寶校區系主任 |
為何福建話?如何檳城?「檳城福建話」的籍貫與社會屬性考察 |
陳佳杰
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|
紙短情長,身世如契:19-20 世紀東南亞華僑的生存策略與離散人生 |
袁一由
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 |
從「異」客到「住」客:馬來西亞客家山歌的考察 |
4B |
亞洲華文劇場的
交流及碰撞
主持:秦嘉嫄
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|
陳志豪
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博士候選人 |
從傳說到舞台:論《漢麗寶》政治想像與文化記憶的建構 (線上發表) |
于善祿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|
當代「馬華」戲劇在臺灣劇場的另類敘說 |
傅裕惠
台大戲劇系兼任講師 |
台灣歌仔戲劇團巡演新加坡實地考察:以 2025「一心戲劇團」赴韭菜芭城隍廟為例 |
林和君
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|
一衣帶水、一枝獨秀:現代京劇與崑劇在日本的發展與挑戰 |
第一天會議結束 |
18:00 |
|
|
晚宴 |